产业动态
库克:Apple Intelligence正在努力进入中国市场。10月18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现身上海,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透露,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目前正在努力进入中国市场。他同时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做了不起的事情,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包括救人性命。他还提到,不担心电脑像人一样思考,但更担心人像电脑那样思考。人需要保持创新和激情,而不是像电脑一样冷冰冰的。
歌尔股份收购终止。10月17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关于终止筹划股权收购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宣布终止筹划收购联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该收购案于2025年7月23日首次披露,原计划旨在增强公司在精密结构件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对于终止原因,歌尔股份在公告中解释称,在积极推进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并与交易对方进行多轮沟通协商后,最终“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优必选再获大单。优必选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达1.26亿元。本次采购涵盖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交付。此前10月15日,优必选还宣布与A股某知名上市汽车科技公司正式签署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该公司将向优必选采购总金额超3200万元的以最新款Walker S2为主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仅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
士兰微拟200亿元投建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士兰微发布公告称,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士兰微拟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新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向子公司士兰集华增资51亿元并签署《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其中公司和厦门士兰微合计出资15亿元。士兰集华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建设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产品定位为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规划产能4.5万片/月,两期建设完成后,将在厦门市海沧区形成年产54万片的生产能力。
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据港交所文件,WeRide Inc. - W(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今年6月,有消息称文远知行拟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但公司回应不予置评。10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外公布了《关于 WeRide Inc.(文远知行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示内容显示,该通知书于9月24日下发;文远知行拟发行不超过102,428,2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安世中国发布致全体员工的信。10月19日,闻泰科技旗下安世中国发布致全体员工信,表示:安世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如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董事会和管理层始终全力保障公司正常运转,不会允许外部力量影响公司运营或损害员工利益。安世国内团队的同事均与国内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大家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将继续由安世国内公司而不是Nexperia荷兰主体发放。
政策速递
安徽省出台政策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化专业化发展。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中明确,安徽将强化省级层面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作用,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化、专业化发展。
安徽省科技厅2025年将制定出台安徽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统筹省级10.5亿元省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布局实施不少于100项省科技攻坚项目。实施一批“两重”项目,布局建设一批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安徽省2025年将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培育建设5家左右顶尖孵化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打造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2.0版,推动省属高校院所加快成果转化。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推广行动,实施一批“三新”联合应用推广项目。推行技术经理人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培养持证技术经理人1000名以上。
落实《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优化省天使基金群布局,引导社会资本等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提质扩面行动,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000亿元。全面推广“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模式,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保险机构开发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科创出海、科技人才等科技保险产品,给予参保企业保费补贴。健全科技融资担保体系,提高科技担保规模和覆盖率。
实施高层次科技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团队创新创业,择优以“拨转股”和股权投资方式给予支持。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分转子”,成立专业化法人实体企业。大力开展科技招引,重点招引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总部。新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2024年全省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4705.3亿元。全省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从2021年1032.5亿元增长至2024年1809亿元,年均增长率20.6%。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1089家增长至2024年的1548家,年均增长率12.4%。科大讯飞、长鑫科技、维天运通等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日益成为科技服务业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导力量。中科星图测控、万邦医药等一批企业成功上市。
安徽省已建成“国字号”科创平台200余家,建设了一批省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研究院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了150亿元规模的省天使基金群,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安徽省检验检测机构达1856家,29家大型机构收入超亿元。建成并运行安徽省和合肥市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安徽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突破1000件,位居全国第四。建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科技大市场,打造中国(安徽)科交会、安徽“双创汇”等高端载体,近五年安徽省吸纳和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均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
根据《管理办法》,安徽省根据科技服务业产业特点,将集聚区分为综合型与特色型两种类型,明确不同标准推动建设。综合型集聚区注重园区整体规模效应,特色型集聚区聚焦细分产业发展。同时建立集聚区发展绩效评价机制,实施“激励优秀、淘汰落后”的动态管理。
2025年,安徽省科技厅拟开展首批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申报工作,初步考虑确定10家左右。近期,安徽省科技厅将印发申报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和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积极申报。

